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它是老年群体中比较常见的、对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的一种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已上升为常见死亡原因的第4位,仅次于心脏病、肿瘤和脑卒中。由于其主要症状是记忆力减退,因此会对家庭造成较大影响。 周煜/绘那么 家人患了阿尔茨海默病怎么办?该如何护理呢?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引发的病因有哪些? 1、高龄2、遗传因素3、神经生化改变4、脑血管疾病5、外伤6、其他:①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②内分泌疾病。③酒精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金属铝中毒。④丧偶、独居等因素。根据病情演变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遗忘期,即早期) ①首发症状为记忆减退,尤其是近期记忆,不能学习和保留新信息;②语言能力下降,找不出合适的词汇表达思维内容,甚至出现孤立性失语;③空间定向不良,易于迷路;④抽象思维和恰当判断能力受损;⑤情绪不稳,情感较幼稚,情绪易激动,出现偏执、急躁、缺乏耐心、易怒等;⑥人格改变,如主动性减少、活动减少、孤僻、自私、对周围环境兴趣减少、对人缺乏热情、敏感多疑。病程可持续1~3年。 第二阶段(混乱期,即中期) ①完全不能学习和回忆新信息,远期记忆力受损,但未完全丧失;②注意力不集中;③定向力进一步丧失,常去向不明或迷路,并出现失语、失用、失认、失写、失计算;④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如洗漱、梳头、进食、穿衣及大小便等需别人协助;⑤人格进一步改变,如兴趣变狭窄,对人冷漠,甚至对亲人漠不关心,言语粗俗,无故打骂家人,缺乏羞耻感和伦理感,行为不顾社会规范,不修边幅,不知整洁,将他人之物据为己有,争吃抢喝类似孩童,随地大小便,甚至出现本能活动亢进,当众裸体,甚至发生违法行为;⑥行为紊乱,如精神恍惚、无目的性翻箱倒柜、爱藏废物且视作珍宝、怕被盗窃、无目的徘徊、出现攻击行为等,也有动作日渐少、呆若木鸡者。本期是该病护理照管中最困难的时期,该期多在起病后的2~10年。 第三阶段(极度痴呆期,即晚期) ①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②智能趋于丧失;③无自主运动,缄默不语,成为植物人状态。常因吸入性肺炎、压疮、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而死亡。该期多在发病后的8~12年。家人如何护理患者? 1.日常生活护理及照料指导 ①协助照料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日常生活,如穿衣、进食和睡觉等。②尽可能给予患者自我照顾的机会,并对他们进行自我照顾能力训练,训练内容如下:对于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应进行生活技能训练,如反复练习洗漱、穿脱衣服、用餐等,以提高老人的自尊。应理解老人的动手困难,鼓励并赞扬其自理行为。③病人完全不能自理时应专人护理,注意翻身和营养补充,防止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2.用药护理①服药全程陪伴。②观察用药不良反应。③做好药品管理。3.安全护理①提供较为固定的生活环境。②佩戴标志,以助于患者迷路时被人送回。③防跌倒、烫伤、烧伤、误服、自伤或伤人等意外发生。4.心理护理①陪伴关心老人:鼓励家人多陪伴老人,给予老人必要的帮助,多陪老人外出散步,或鼓励他们参加一些学习和力所能及的社会、家庭活动,使之减少孤独、寂寞感。②开导老人:多安慰、支持、鼓励老人,遇到病人情绪悲观时,应耐心询问原因,予以解释。还可以播放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以缓解情绪。③维护老人的自尊:注意尊重老人的人格;对话时要和颜悦色,专心倾听,回答询问时语速要缓慢,使用简单、直接、形象的语言;多鼓励、赞赏、肯定病人在自理和适应方面作出的任何努力。切忌使用刺激性语言,避免使用呆傻、愚笨等词语。④不嫌弃老人:对患者有足够的耐心,态度温和,周到体贴,主动关心照顾,以实际行动温暖老人的心灵。日常如何做好预防? 1.提高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做到“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2.做好早期预防。从青年期就加以注意,如积极用脑、劳逸结合、保护大脑、注意脑力活动多样化、保证充足睡眠、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开朗性格、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戒烟酒,积极有效地防治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及早发现脑血管疾病患者在记忆、智力方面的改变。3.警惕10个损害大脑的不良行为,即长期饱食、不吃早餐、甜食过量、长期吸烟、睡眠不足、少言寡语、呼吸不良空气、蒙头睡觉、不愿动脑、带病用脑。4.加强锻炼。可每天快走一小时,或做手指动作、头颈左右旋转运动等。5.起居饮食有规律。做到“三定、三高、两低和两戒”,即定时、定量、定质;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盐;戒烟、戒酒,可多吃些鱼类食品,适当补充维生素E。来源:年第6期《金色时光》杂志 编辑:李宏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