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抑郁症的朋友认为,是某一个应激事件的发生,导致自己抑郁了。 其实,那个所谓的应激事件只是抑郁症爆发的导火索罢了,在这之前,我们的潜意识里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创伤和负面情绪。 这个应激事件,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抑郁症爆发的根源所在。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心理学家埃利斯,就提出了著名的情绪ABC理论。 情绪ABC理论认为,激发事件A只是引起不良情绪和行为结果C的间接原因,而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才是造成不良情绪和行为结果C的直接原因。 因此,抑郁症从本质上来讲,是长期负面情绪的累积所导致的。 而负面情绪的累积,离不开消极的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对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影响很大。 比如,日常生活中,下班路上遇到堵车。 这时,拥有积极思维模式的人会想:路上堵车半个小时,到家就会晚半个小时,我要利用这半个小时,把睡前的读书计划,提前在车上完成。这样,到家后即使没有时间看书,也不会影响原来的进度。 而拥有消极思维模式的人则会想:今天真是太倒霉了,又堵车。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在单位多待一会呢。如果比我早走的同事,告诉我这条路堵车,我就换一条路走了。 唉,也没人和我说一声,真是人心不古。 是我上周没有给他帮忙取快递,得罪了他吗? 真是小气,这点小事就记仇,以后再也不把他当朋友了。 然后,越想越生气,到家时怒气冲天,负能量满满,不是看孩子不顺眼,就是嫌弃饭菜凉了,不好吃,觉得自己哪都不顺心,遇到的全是糟心的事。 你看,同样的堵车,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和行为,因为他们的思维模式不同。 消极的思维模式,经常制造负面情绪,压抑的情绪得不到释放,都隐藏在潜意识中,直到有一天,在应激事件的刺激下爆发抑郁症。 这也是为什么弗洛伊德会说:“那些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失,它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它会以更丑陋的方式爆发出来。” 抑郁症就是那些未被表达的情绪集中爆发。 怎么避免消极的心理暗示,躲开抑郁症的陷阱呢? 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利用思想中和原理,有意识地给潜意识输入积极思想。 比如誓言法练习。 早上起床后,对自己说:美好的一天开始了,今天我一切都好。 晚上睡觉前,在心中默默地对自己说:今天我努力做到最好,但我不要求自己十全十美,无论怎样,我都爱自己,接纳自己。 每天重复这些积极正面的句子,给潜意识输入积极的心理暗示。 坚持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发现,自己看待问题的眼光和心态变了,变得更积极更乐观。 遇到挫折,会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悲观失眠,自罪自责。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这个方法。 改变心态,远离抑郁,从积极的心理暗示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