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期我们介绍了精神分裂症的特点,那么临床上,医生是如何对精神分裂症进行诊断的呢? 1、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依据患者病史以及与患者的精神检查结果,有经验的精神科医生大致可以诊断出来,但是,如果患者发病年龄小,处于发病早期,症状不典型,医生不细心,家属汇报病史不全面,很容易导致误诊。 2、多疑不一定就是妄想 我经常在临床工作中,有时外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更改为抑郁症,或者伴妄想的抑郁症,为啥?因为经过仔细问诊,我认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证据不足,不够症状学标准,大家记住,并不是有多疑就是妄想,必须是坚信且长期存在的多疑才能考虑是妄想,否则就是可疑的妄想,即便是有妄想、幻觉也不见得就是精神分裂症,要看患者整个的病情演变以及症状的持续时间和牢固度。 3、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的两个例子 去年有医院住院的患者,住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有典型的非血统妄想,认为爸妈是假的,发病时胡言乱语,精神错乱。我经过仔细问诊,考虑抑郁症伴妄想可能性大,给予抗抑郁治疗加上抗精神病药物,今年夏天患者出现躁狂发作,确定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 还有一个12岁男孩,北大六院诊断为儿童精神分裂症,我仔细问诊后,考虑抑郁伴焦虑、强迫可能性大,因为他的妄想不是坚信的,不够妄想的标准,经过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现在升入高中,已经丝毫看不出有病的样子。 还有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的我考虑是焦虑强迫,不在一一列举,总之,诊断务必尽可能准确,这需要家属提供详细的病情摘要,描述时客观描述。 4、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本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自然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状态。 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分裂症加规定: 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 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贫乏; 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 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 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他荒谬的妄想; 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 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 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 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1、符合病症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 2、若同时符合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情感性精神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分裂症。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尚未缓解的分裂症病人,若又罹患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 5、精神分裂症的分型诊断标准 20.1偏执型分裂症 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以妄想为主,常伴有幻觉,以听幻觉较多见。 20.2青春型(瓦解型)分裂症 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常在青年期起病,以思维、情感、行为障碍或紊乱为主。例如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情感倒错、行为怪异。 20.3紧张型分裂症 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以紧张综合征为主,其中以紧张性木僵较常见。 20.4单纯型分裂症 1、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或意志减退等阴性症状为主,从无明显的阳性症状; 2、社会功能严重受损,趋向精神衰退; 3、起病隐袭,缓慢发展,病程至少2年,常在青少年期起病。 20.5未定型分裂症 1、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有明显阳性病症状; 2、不符合上述亚型的诊断标准,或为偏执型、青春型,或紧张型的混合形式。 本型又名混合型或未分型。 20.9其他型或待分类的分裂症 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不符合上述各型的诊断标准,如:20.91儿童分裂症、20.92晚发性分裂症等。 注意:幻觉、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但是,不要认为患者有了幻觉、妄想,就是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其他精神疾病也一样会有幻觉、妄想,诊断必须要全盘考虑,仔细问诊,明确症状,才能准确诊断。 赵振海 医院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医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精神科会员,中国性学会会员。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