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如何面对真正的老年性痴

时间:2021-8-16 15:09:51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治疗白斑医院 http://www.baidianfeng51.cn/m/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即老年性痴呆日,“老年痴呆”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甚至在忘记某些事情的时候常常以此自嘲。但是,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当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患上这一疾病时,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

?我们平时所说的老年痴呆其实是一种俗称,包括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前者为原发性,又称阿尔茨海默病,后者继发于脑血管病,一般狭义的老年痴呆所指的是阿尔茨海默病。

?上海交通大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陈生弟教授?介绍说,近年来痴呆的主要原因从血管性疾病逐渐变为阿尔茨海默病,即我们常说的老年性痴呆。全世界老年性痴呆病人现约有万人,而在年老年性痴呆的人数为万人,平均每20年人数便可翻倍,其中以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数增长为主。在我国,老年性痴呆的患病率从90年代之前的1.8%,增加至3.1%。而在欧美发达国家,由于预防意识及措施的增强,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有所下降。

老年性痴呆已成为一种“流行病”

??老年性痴呆几乎是一种耳熟能详的病了,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就是年纪大了,记忆力下降,人变得痴痴傻傻,似乎就是一种衰老的趋势。但事实上,老年性痴呆是老年人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陈教授指出,老年性痴呆不仅有记忆力下降,还会有定向、视空间、情感、人格等其他方面障碍。病人可以出现迷路、走失、伤人、自伤、对危险缺乏判断力等危及自己或他人安全的情况。同时病人生活能力逐渐降低,免疫力降低,极易发生各种感染,如肺炎、褥疮、泌尿系感染等,甚至危及病人生命。病人生活无法自理,生存质量降低,也增加了家属的负担。

随着老年性痴呆发病率的上升,这一疾病给家庭和社会都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我们不能小看这一疾病的危害,不能对此无动于衷,应该进一步加强对老年性痴呆的科学普及和正确认识,提高预防意识,增强防治措施。??

?

?

老年性痴呆十大征兆

任何一种疾病的治疗,都贵在早,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还能及时遏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某些慢性进行性疾病,即使不能阻止其最终的发展趋势,至少也能延缓其进展的速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早期发现老年性痴呆呢?是不是记忆力下降了就要怀疑是老年性痴呆呢?

其实,老年性痴呆发病早期是有一些征兆的,如果我们能在这些征兆刚出现的时候,及时就诊,就能早期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

1

记忆力减退:常忘事,多为记不住最近发生的事情,前讲后忘,找不到自己放置的东西,忘记约会,甚至忘记关煤气、水龙头等。此时,远期记忆力较好,由此常误认为记忆力是正常的。

2

思维及反应迟钝:学习新事物感到费力;工作时会感到力不从心;理财、记账等较以前吃力;跟不上他人讲话的思路。

3

执行能力降低:难以完成熟悉的工作或家务,如做菜等;复杂工作完成费力,如使用遥控器、洗衣机等。

4

视空间障碍:在阅读、判断距离远近、颜色对比等方面出现困难。

5

对时间、地点及人物概念模糊:忘记具体的时间,比如今天星期几等。

6

语言沟通能力减退:找不到恰当的词表达,以致突然停顿;忘记简单的词语;唠叨过度,如反复重复一句话,或反复重复问一个问题。

7

把东西放在不寻常的地方:如将手表放在衣柜里,水果放在壁橱里等。

8

主动性降低:对业余爱好、社交等失去兴趣。

9

判断力或做决定的能力减弱:失去对钱财的判断力,从而支付大笔钱给推销商;不会根据天气增减衣服。

10

情绪个性改变:脾气、性格变得像老小孩,情绪不稳、喜怒无常、多疑、淡漠、抑郁、粗暴、害怕,过分依赖家人。有些会变得过度固执、自私,特别计较钱财。

陈教授提醒说,如果病人自己觉得或者家属发现家人存在上述情况,应及时就医,争取在?疾病早期进行治?疗。

记忆力减退未必是衰老

在老年性痴呆的早期症状中,有些表现并不是老年性痴呆病人所特有的。比如记忆力减退,是很常见的一个症状,有时候就是衰老的一种伴随症状,所以很多老年人往往对此不以为然。但是,陈教授表示,老年人良性健忘症,又称年龄相关记忆障碍,是指中老年人有健忘现象,而缺乏痴呆的临床证据,是一种正常或非生理学非进行性大脑衰退过程。它与我们常说的老年性痴呆是不一样的。

首先,老年性痴呆的记忆力下降是全部遗忘。而良性健忘则是部分遗忘,对一些细节回忆有困难。如白天家里来客人了,晚上良性健忘的人可能会忘记来者的名字,但老年性痴呆的病人可能就根本不记得有人来过。

其次,老年健忘仅是记忆力减退,而老年性痴呆不仅累及记忆,还会出现语言、执行、视空间等多个功能的受损,甚至会有情感、精神方面的变化。老年健忘的病人思维活动是正常的,而老年性痴呆的病人可出现思维活动迟钝、思维贫乏等。

最后,老年性痴呆最终会影响病人的独立生活能力。

另外陈教授说:“目前痴呆领域研究的‘轻度认知障碍’,是介于正常老年化与痴呆的状态,是与年龄不相称的认知损害,其中一部分病人可以转化为痴呆。因此记忆力减低可能是痴呆的前兆。故觉得自己或家人记忆力下降明显,特别伴有其他功能的变化,应及时就医。”

老年性痴呆到底能不能治?

对于老年性痴呆的一些错误认识,导致有些病人患病之后不就医,或者认为这是一种治不好的病而听之任之。

陈教授表示,目前的治疗方法无法治愈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痴呆的病情尚且无法得到遏制或是逆转。但老年性痴呆的病程因人而异,通常病程为8-10年,有些病人可存活20年甚至更久。家属还需要加强对病人的护理,预防营养不良、继发感染或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在治疗方面,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加兰他敏等药物通过增加乙酰胆碱(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脑中的含量,是临床上的经典用药。另外一种有效药物美金刚通过减轻过量谷氨酸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来改善记忆力和认知功能。目前,以Tau-蛋白为靶点的药物疗效已得到临床试验的证实,生物多糖的治疗作用尚处于早期研究阶段。此外,各临床研究对抗炎药物、雌激素及降脂药物疗效的报道尚不一致,还需要有更多的临床试验来证明。而以β-淀粉样蛋白为靶点的疫苗及单克隆抗体在临床试验中均未取得理想的效果,维生素B类也被证实对病人的认知功能无明显作用。另一方面,近年来,康复运动、认知训练等非药物治疗方法正逐步成为热点,有明确治疗作用,但也有报道无明确疗效。

老年性痴呆是可以预防的

从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提高预防意识,加强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老年性痴呆呢?

陈教授表示,首先要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目前的研究中,吸烟、饮酒对老年性痴呆的影响尚存在争议,但应尽量戒烟、限制饮酒。同时,要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坚持每天进行中低等程度的体力活动,如步行、太极拳、健身操、交谊舞或是种花、做饭等。此外,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消极情绪。

在饮食方面,提倡摄入适量的高蛋白食物,如乳类、大豆、鸡蛋、肉等;还有蔬菜水果等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有一种观点认为,吃油条等含铝的食品,会导致老年性痴呆。陈教授表示,关于含铝的食物与老年性痴呆的关系,现在还存在争议。大量的研究表明铝可能影响老年性痴呆的发病,但也有研究发现老年性痴呆病人与铝的接触史没有关联。目前,我们还不能忽视含铝的食品或者铝制品对老年性痴呆的可能的不良作用。

如何应对老年性痴呆病人的生活“改变”

由于病情的影响,老年性痴呆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变化,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如何应对这些“改变”,遇到下列问题时,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1、老年性痴呆病人脾气越来越大,变得神经质,经常疑神疑鬼,怎么办?

陈教授表示,老年性痴呆病人会因为各种能力下降而影响情绪,出现情绪激动,容易激怒,甚至会攻击他人;也可能出现情绪低落,感到挫折感、抑郁。精神症状有时也比较突出,可能会出现幻觉和错觉,比如看到并未发生的东西或听到不存在的声音等。

家属在照顾的时候要有一定的耐心,充分理解病人的情绪及精神障碍,不要一味与其争论,待其恢复理性后再进行解释。同时要随时注意病人,尽量置其于家属视线内,如发现其有自伤、伤人的倾向时及时制止。必要的时候找医生诊治。

陈教授强调,老年性痴呆病人的性格、脾气改变需要综合治疗,包括药物、心理、照料与看护各个方面的配合。对于老年性痴呆病人,强调要早期发现、及早治疗。主要采用促智药物,如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加兰他敏、石杉碱甲、美金刚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人的记忆及认知症状;同时可根据病人的伴随症状,使用对症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心境稳定剂等。若有精神症状则需要应用抗精神症状的药物。除了药物治疗外,可使用心理疏导、康复运动、认知训练等。同时照料者或看护者要理解病人的处境及心情,重视与病人的交流,帮助其倾诉内心感受,并加以正确引导,避免引起病人精神行为恶化的诱因(如环境突然改变、争吵等)。

2、经常忘记吃药或吃错药,怎么办?

老年性痴呆病人多为老年人,往往同时患有其他多种慢性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需要长期服用相关的治疗药物。但是,由于记忆力减退,容易出现忘记吃药、吃错药、重复吃药等现象。陈教授建议,老年性痴呆病人服药的时候要有家属在场,避免遗忘或错服。药吃下去,让病人张开嘴,看是否咽下。平时将药品管理好,不要随便置放,防止病人误服或错误。

涨知识

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与老年痴呆有关吗?

生活中,我们发现老年人更加容易上当受骗,在推销员的巧言令色下花一大笔钱买一堆所谓的保健产品,或者花光积蓄购买大额的保险,或者以昂贵的价格买下一些明显非常廉价的假货,或者听信诈骗者汇款给陌生人,等等,事后又后悔不已。这是否跟老年性痴呆有关呢?

陈教授表示,老年人容易受骗有很多原因,如对疾病的恐惧、希望受到重视、防范能力不强、容易轻信他人等。故不能简单的将老年性痴呆与容易受骗划上等号。当然,老年性痴呆的病人判断能力降低,识别诈骗的能力减弱,因此可能会较正常老年人更容易轻信骗子。

新发现

PM2.5会增加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

近期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一项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的研究发现,大脑组织中的细微的污染物,可能导致神经组织退化,这意味着我们平时空气污染中吸入的细微颗粒物,比如PM2.5可能会增加老年性痴呆等疾病引发的几率。于是有媒体报道称,PM2.5可致老年性痴呆。

但是陈教授认为,目前不必过于担心空气污染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这项研究尚未证实大脑中的微粒来自空气污染物,不能说明空气污染物与老年性痴呆存在确切的关联,因此还不能下这一定论。而且,老年性痴呆的发生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平时需要注重体育锻炼及健康饮食,避免不良生活习惯,来预防老年性痴呆的发生。

专家简介

陈生弟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医院神经内科及老年病科主任、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神经变性疾病研究组组长,国际神经病学联盟帕金森病及相关疾病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兼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病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会副会长、上海医师协会老年医学科分会会长、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华预防医学会老年病预防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兼神经退行性疾病学组组长、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认知障碍专家委员会副主委等职。擅长神经内科疾病,尤其是帕金森病和老年性痴呆的诊断及治疗。

特约和特需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上午、周五上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dgav.com/dyzzl/11057.html
------分隔线----------------------------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