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为什么不能急治,而要慢治,这是由慢性病的特点和病情决定的。 古人倡导“十分病七分养”,“养”其实就是慢治。“以慢治慢”,我看至少有五大缘由。 1慢性病是长期形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的是长期不良习惯缠身而致,有的是不良心态和情绪长期得不到调适和化解,有的是环境污染长期得不到排除。也就是说,是人体身心未病长期伤害的结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久而久之,积害难返。例如,致癌凶素的烟毒菌毒侵入人体后有十几年到二三十年潜伏期,要经历三大演变阶段:一是癌细胞突变;二是外界因素激化;三是座病。所以患上癌症,不可能在短期内治好。治急了,治凶了,只能加速死亡。这样事例并不少见。而慢治慢养,却能延年益寿。2慢性病患者大都体质很弱,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已遭到严重的破坏,恢复起来不仅很慢,而且也很难。不是一两副药或一两样营养素可以解决的。尤其是离退休老人,更是经不起折腾,所以更应慢养为佳,欲速而不达。前两年有一本小册子,叫“健康快来”,有的同志信以为真。其实现实中是没有恢复“慢性病人”的快车,世上难找,也不可能找到。治慢性病应该量体质而为,沙滩上是盖不起防震大楼的:治疗慢性病的基础,是强化自己的体质,体质强了,慢性病才会弱。不可想象,一个坐轮椅的人,身上的慢性病能够很快好。跟慢性病作斗争,跟与敌人作斗争一样,要有实力。身强病自消。体质的恢复和强壮,是要靠慢慢调养,慢慢锻炼而来的,不可能一个早上就可以实现的。所以“以慢治慢”才是治慢性病根本之路。3有些慢性病是不好根治的,只能缓解、维持,带病生存。据资料介绍,世界上疑难症有五六千种,有的病是不好根治的。有专家指示,当前人类有15种病是很难根治的,只能慢慢调养,以缓解病情,延长寿命。难治的病硬治,就想快点好,结果只会治得头破血流,人仰马翻。最好是“以慢治慢”,摸着石头过河,慢慢趟,以减少风险。4有的慢性病是性格缺陷造成的,改起来很难,需要一个过程和一定的条律。例如,曹操的头痛病,神医华佗也治不好。因为曹操的头痛是他个性多慑所致,光吃止痛药是根治不了的。曹操不懂自己的头痛病是治不好的慢性病,只有改掉性格缺陷,治好未病,克服多疑,才能缓解,才是治病之本。可见慢性病光靠医药是很难根治的,只有从根治起,从未病治起在慢养中调神养性,才有可能峰回路转,否则别无他路。5慢性病长住院有五大弊端,不如在家慢养,其弊端有:①长住院加重病人的思想负担,致使心神不宁,苦闷不已,不利于病情稳定和好转。 ②活动受限制,运动少,接受天阳地气涵养少,不利抗病能力的提高。 ③饮食调节差,吃不好,睡不好。 ④患者天天吃药,加之运动少,药毒难以排出,积毒难返,滋生新病。 ⑤治不好的病症,会越治身体越弱,病情越重,不堪忍受。 据资料介绍,我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高达86.6%,可见单靠住院治慢性病的风险之严重,不可小视。所以说治慢性病重在慢治慢养,这是一条带病延年的希望之路,但可怕的是很慢性病人在治病上还不觉悟。 从以上几点看,以慢治慢是治疗慢性病必行之路,也是减少风险加大疗效的根本途径。值得深思和探讨。 如何实施“以慢治慢”方略1、从难考量,做到“四个一点” 治慢性病是治病中的一场攻坚战,学问深,难度高,风险大,时间长,所以在指导思想上应不急不躁,从难考量,最好做到四个一点: ①把困难想大一点。 ②把时间想长一点。 ③把路子想多一点。 ④把风险想明白一点。 争取在这场攻坚战中稳扎稳打,夺取祛病延年的最终胜利。这是治慢性病的最为重要的战略考量,不可或缺。 2、要重在治本堵源,从根上治起。 治病不仅仅是打针吃药。更为重要的是要治本堵源,挖掉身上的病根子,即治掉未病。 我认为治病有三项主要任务。 一是查找病因,有的放矢。 二是检查错误,惩前毖后。 三是打针吃药,缓解病情。 前两项更为重要,因为慢性病大都是自己身上“坏毛病”引发的,即未病引发的。例如,心脑血管病,大都是抽烟酗酒,少动造成的。只有认错改错,下决心改掉身上“坏毛病”,治掉未病,治慢性病才有希望。 3、把好“三关”,减少风险。 治疗慢性病,不仅难度大,而且风险也比较多,常见的至少有以下几种: ①小病治成大病。 ②一种病治成多种病。 ③能吃能动的病,治成拄拐柱,坐轮椅,甚至致残致死。 例如,有专家说,癌症不是病死的,大都叫治死的,也有的说被吓死的。我的单位有五位同志治腿痛,就治成了肾病、治成了骨癌、血癌、不幸去世。可见治慢性病,应谨慎对待,要切实地把好关,做到三个“不能”: ①小病不能大治。 ②一种病不能治成多种病,病治多了,就应叫停。 ③治不好的病不能硬治。 4、坚持以“养”为中心,打好“三个”基础。 抗击慢性病,不仅要有精神支柱,更要有物质基础,通过自我调养,不断增强体质,打好抗病基础。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走路有没有劲。 ②吃饭香不香。 ③大小便正常不正常。 有人用三句话概括说“走路腿有劲,吃饭香喷喷,大便色如金”。这是人体抗病的三大基础,是任何医药不可能代替的。 要在“养”中加强,不能减弱。减弱了病魔就会作崇,生命就要受到挑战。三个基础强弱,关键在于“养”。只要善养,把三个基础打牢,一般的病都能战胜,即使得了癌症也可战胜。 古人云“十分病七分养”,道理也在这里。医药治不好的慢性病,在养中可以缓解,可以延年,甚至可以全愈。 5、坚定信心,打好持久战。 治慢性病,既要有耐心,更要有毅力,还要有长期作战的准备。为此,要做到三点: ①既来之则安之,疾病是人生不可避免之事,大树还生小虫眼,不可怕,安然对待。 ②要相信自己有力量战胜疾病,人体自身有修复能力和解毒能力。 ③不怕反复,反复是正常的,要在反复中总结经验教训,力争向好的方向反复,打一仗进一步。最终战胜疾病。 得了慢性病千万不要怕,如何能有效的缓解以及治愈才是关键,平常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慢性病,并非一朝一夕即可治愈的,要有坚持长期治疗的心态,在这一过程中,营养对身体发挥的巨大作用可以说是治疗疾病的功臣,只有通过营养调理,搭配合理运动,保持健康的心态去改善疾病,才能最终战胜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