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年10月17日星期三,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更被赋予了敬老涵义,也称作是老人节,提倡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传承着孝敬老人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晚辈,对待家中老人,不能只在物质上满足,更要注意精神层面的关爱,每天一个电话,一句关心,也会让老人倍感温暖,这也是孝的体现。“ 九九重阳,九九与“久久”同音,被赋予长久长寿的含义。老年人的机体功能会随着年龄而退化,学习健康养生知识不仅能延年益寿,也可以以一种健康的状态度过好每一天。世上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我已经长大,父母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父母仍然健康!今年重阳节,不要忘了父母的身体健康。重阳节老人们应该怎样养生保健?你了解吗? 当心秋燥燥为秋令,易伤津耗液;同时,秋季特别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鼻炎等,对于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更是如此。 应对秋燥,应少吃辛味的葱、姜、蒜、椒等,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和食品,以养肝气,比如番薯、玉米、青菜、柿子、蜂蜜、黑木耳、银耳、百合、香蕉、橄榄等。这个季节,喝粥可以减轻人的胃肠道负担,对消化也有帮助。 温暖睡眠睡眠是养生的重头戏。秋季夜里凉风习习,很容易受到“贼风”侵袭。若“贼风”吹在熟睡者的头面部,翌日清晨就会感觉偏头痛;“贼风”吹在腹部,则会引发腹泻;“贼风”吹在暴露于外的肢体,还会使肌肉处于紧张性收缩状态。 因此,这个时节,入睡时一定要避风寒而卧。另外,秋季气候干燥、风力大,汗液蒸发快,容易使人出现口干、咽燥、便秘、皮肤干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的湿度。 避免盲补秋季是进补的时节,很多老人在此时“贴秋膘”。现在,社会上各类养生与健康的科普文章很多,然而有些观点并非适合所有人。特别是老年人,一定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补,很多中药补品非常讲究体质的寒热,服用前一定要弄清楚。 起居有常换季时节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最好不要打破原有的、已经形成习惯的、稳定的生活常规。 老年人骨质较脆,是骨关节病高发人群。如果家有老人要去登高,一定要提醒他们尽量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注意保护骨关节的健康。 注意保暖重阳节,一天中温差变化很大,常有冷空气侵袭,而使气温骤降。常言道:“出门需防三、九月”“若要安逸,勤脱勤着”,因此应多备几件秋装,酌情增减,随增随减;另外秋冬过渡时节,在家也要随时预防感冒着凉。 适当运动重阳佳节,秋高气爽,是户外锻炼的好时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是收养的季节,运动也应遵循这一规律,运动量不宜太大,不宜剧烈。要根据自身体质情况和身体状态,选择适宜的锻炼方式,如户外散步,打太极拳等。 重阳佳节,有登高望远的习俗。对老年朋友来说,登山不仅能锻炼身体,增加心肺功能,更有陶冶情操,舒缓郁闷情绪的作用。不过,患有关节炎、骨质疏松等疾病的老年朋友要尽量避免登山等消耗较大的运动。 心情开朗“自古逢秋悲寂寥”,好像一到秋季,想到的心情就和“悲”联系在一起。重阳节后,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易于伤感的忧郁心情。此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老年人最易诱发颓废悲伤、烦闷抑郁情绪,可适当延长夜间睡眠时间;广交朋友结伴郊游、聊天、聚会、和家人谈天说地;或到公园散散步,听听相声、看看喜剧,或养花种植、下棋垂钓;帮助比自己更困难的人等,都是有益于修身养性、调整心态的好方法。 对于女性来说在迈入老年之前,有一个更年期一定要引起重视。你是否感觉老妈或是你自己最近像一枚易燃易爆品,轻易碰不得,说到哪里不对,就会雷霆万钧疾风暴雨!走路横行、做事冒进、说话火药味儿……说了你们可能不信,这可能是更年期综合症患者的症状。 什么是更年期?女人到了50岁的时候(有的人更早或更晚),月经开始减少,最后完全停止。月经即将结束的前、后时期,称为更年期,妇女通常在45-55岁之间。 妇女到了更年期,卵巢与体内的各种内分泌腺会发生失调现象,于是产生种种症状,如月经紊乱、停经、脸部发热潮红、盗汗、胸口闷、呼吸不顺、乳房松弛下垂、体重增加、皮肤干燥松弛、骨质疏松、肌肉关节痛、尿失禁、失眠、记忆力减退、烦躁、便秘等。更年期妇女由于荷尔蒙变化,褪黑激素减少,造成睡眠障碍,不但上床后辗转难眠,更常在清晨四、五点醒来之后,便无法睡“回笼觉”了。 长期失眠对女性的影响,不只是皮肤不好、老得快,还会精神、体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更易导致高血压。若血压长期飙升,将诱发中风、心脏病、肾脏病等疾病。所以,别把失眠视为习惯,需要积极接受治疗,辅以运动、饮食、生活形态的调整,避免睡不好的“后遗症”。 更年期是病吗?在女性的月经周期停止的时候我们把它称为绝经。如果连续十二个月都没有月经的话,我们在医学上的定义就表示,这名女性已经正式进入更年期。也就表示,女性在生活中的活跃期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统计数据也显示:女性自然发生绝经的年龄大约落在51岁,但是,现在因为各种原因,造成有些的女性在40岁之前就发生绝经的状况。这种情形我们称之为“早发性更年期”;而在40岁出头就绝经的有可能就是过早的更年期来临。 了解更年期的症状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因为由此可以判断自己是否已经进入了更年期,以便进入后期的治疗以及保养。 针对更年期中医也有详细的说明: 《黄帝内经》讲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段就是对女子生理周期的阐述,每七年发生一次重大变化,形象地描述了女性的育龄阶段,从月经初潮到绝经。 女性在绝经期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如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眩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背酸楚、面浮肢肿、皮肤蚁行感、情志不宁等症状,统称为绝经前后诸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更年期综合征。 在绝经前后这个阶段,由于生理基础是肾气渐衰,天癸渐竭,再加之体质因素即肾阴阳不平衡,又由于个性特征、情志不调、产育、疾病、营养、劳逸、环境等诱因,就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更年期症状。 更年期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月经紊乱; ②睡眠障碍; ③潮热出汗; ④爱发牢骚情绪难自控,多疑; ⑤同房痛感强烈等。 以上这几点都是更年期的普遍症状,其实更年期是分为早期阶段,中期阶段,以及远期阶段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症状表现,下面一起跟我来看看不同阶段的表现吧! 早期症状①月经紊乱: 停经一段时间后,子官长期出血,血量多且持续时间长.反复多次停经流血,直至最后月经完全停止。 月经周期正常,突然月经终止,不复再来月经。 月经周期不规则:月经周期提前或延迟,持续时间短,经址逐渐减少至完全停止行经。 ②睡眠障碍: 睡得晚醒得早,睡眠质量差—多梦、容易醒、睡眠出汗等; ③心理症状 (这类型的症状对我们广大更年期女性的日常生活以及家庭生活影响严重)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易躁:容易激动,火气大,直性子; 2)爱发牢骚:话很多,且大部分都是抱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