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巡礼三国演义连环画选之

时间:2021-8-19 16:55:21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长春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790061.html

《三国演义连环画选》之“伐袁术”(第一集)请查看7月12日历史消息

内容简介:上集说到袁术称帝,想与吕布结亲以壮声势,吕布却被曹操拉拢,与袁术绝交。本集讲述袁术怒气冲冲,兴兵二十万,兵分七路,大举进攻吕布。吕布正在束手无策,却有陈登献计,说动袁术帐下大将韩暹、杨奉作为内应。吕布大喜,立即点兵出战??????

(23)陈登密谏曹操说:“吕布豺狼成性,勇而无谋,容易翻脸,应及早解决。”曹操说:“我素知吕布狼子野心,变化无常。你父子最了解他,请你给我谋划谋划。”

(24)陈登说:“丞相若有举动,我愿为内应。”曹操很高兴,奏请朝廷赠给陈珪秩中二千石,任命陈登为广陵太守。

(25)陈登告辞,曹操拉着陈登的手说:“东边的事情,我就拜托你了。”陈登连连点头允诺。

(26)陈登回到徐州来见吕布,吕布问他去许都的情况,陈登说:“曹丞相赠我父亲俸禄,任命我为太守。”

(27)吕布一听没有自己的份,不禁大怒:“你不为我求徐州牧之职,却为自己求爵禄!你父亲要我背袁投曹,原是为了自家富贵!”于是拔剑就要杀陈登。

(28)陈登大笑道:“将军为何愚钝若此呢!”吕布不解。陈登说:“我向曹公说对待将军就像养虎,应该喂饱,不然就会咬人。曹公却笑道:‘我待温侯如养鹰,狐兔未猎完,岂能先喂饱呢?’”

(29)陈登继续说:“曹公说:‘鹰饿了才会听我调遣,饱了就指挥不动了。’我问,谁是需要温侯去猎杀的狐兔,曹公说:‘就是袁术、孙策、袁绍、刘表、刘璋、张鲁那帮人啊。’”。吕布听了转怒为喜,收起了剑。

(30)袁术听到吕布已将韩胤押解到许都,被曹操斩杀,不禁大怒,发誓要报仇。

(31)于是他拜张勋为大将军,统领大军二十余万征讨徐州。

(32)袁术命张勋、桥蕤、陈纪、雷薄、陈兰、韩暹、杨奉各领部下健将,分七路按期出发。

(33)袁术又命兖州刺史金尚为太尉,监运七路钱粮。金尚却不听从,袁术就杀了他,任命纪灵为七路都救应使。

(34)袁术自己率军三万,任命李丰、梁刚、乐就为催进使,随机接应七路之兵。

(35)七路军马以日行五十里的速度一路烧杀抢掠而来。

(36)探马回来禀报,袁术的七路大军已经出发,张勋一路直取徐州,桥蕤取小沛,陈纪取沂都,雷薄取琅琊,陈兰取碣石,韩暹取下邳,杨奉取浚山。吕布大惊。

(37)吕布急忙召集众谋士商议。陈宫说:“徐州之祸,是由陈珪、陈登父子所招至的,他们谄媚朝廷以求爵禄。可斩两人之头献给袁术,袁术自然就会退兵了。”

(38)吕布立即命令拿下陈珪、陈登。陈登大笑:“为何如此胆怯?我看这袁术的七路来兵,就像七堆败草一样,何足挂齿!”吕布狠狠地说:“你若有计破敌,就免了你的死罪。”

(39)陈登说:“将军若用我之言,徐州可保无虞。”吕布说:“你说说看。”陈登说:“袁术兵虽然多,但都是乌合之众。我有一计,可生擒袁术。”吕布急忙问:“什么好计?快快说来。”

(40)陈登说:“韩暹、杨奉是汉廷旧臣,因惧怕曹操而投奔袁术,袁术很瞧不起他们,他们也不愿意跟着袁术。如果能让他们作内应,再联合刘备为外援,就一定能生擒袁术。”吕布就要陈登前去游说。

(41)吕布于是发表上奏许都,并致书给豫州刘备,然后令陈登带数骑人马,先到下邳路上等候韩暹。

(42)韩暹带兵来到,刚立好营寨,陈登就来求见。韩暹问他:“你是吕布的人,来此何干?”陈登笑道:“我是大汉公卿,怎么是吕布的人?”韩暹一听,连忙请陈登入营叙谈。

(43)陈登劝说韩暹:“将军原为汉臣,今为叛臣,让昔日关中保驾之功化为乌有,实在可惜。袁术多疑,将军日后难免受害。现在不早作打算,以后就悔之晚矣!”

(44)韩暹长叹:“我很想归顺朝廷,只恨无门啊。”陈登拿出吕布的书信给他。

(45)韩暹看完信说:“我与杨将军一定反戈一击,将以火起为号,请温侯届时带兵前来策应。”陈登很高兴,起身告辞,急忙回报吕布。

(46)于是吕布分兵五路,各领军一万:高顺引一军进小沛,迎战桥蕤;陈宫引一军进沂都,抵挡陈纪;张辽、臧霸引一军出琅琊,攻击雷薄;宋宪、魏续引一军出碣石,迎战陈兰。

(47)吕布留下一部人马守城,自己带一军出大道,迎战张勋。(待续??????)

欲购此书,请到以下店铺选购:

连艺图书专营店(天猫):   “爱连说”微论坛已经开通了,微友们可以在“爱连说”微论坛进行连环画收藏讨论或者其它交流,看连环画,交真朋友,微论坛有你更精彩。(点击右上角菜单查看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dgav.com/dyzbj/11083.html
------分隔线----------------------------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