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张大爷是一个比较平和的人,无论工作中与同事相处,还是在家对待家人,都很随和。但最近一年多,张大爷逐渐变了...总是为一点小事着急、发脾气。开始记不住事,总是同一个问题反复询问。刚领过工资又问是否领过,倒完垃圾又把塑料袋收回来放一堆。张大爷到底怎么了?医院看看。在详细询问了张大爷的相关症状和病史之后,神经内科杨洁主任确诊张大爷这是“老年性痴呆”。 杨洁 神经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神经病学硕士 山西省抗癫痫协会理事 擅长痴呆、脑血管病、头痛、头晕、癫痫等各种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治。 「三院专家」指出,照护失智症老人,常见的3种科学模式,包括好朋友照护模式、全人照护模式及自立支援照护模式。 照护理念的核心便是了解老人的情绪,了解TA存在的世界,才能更好地和老人进行沟通,从而实施更完善的照护。 这个模式,不仅对照护失智老人有帮助,还能重新审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失智症老人的不良情绪有哪些? 挫折、疑心 由于短期记忆障碍,失智症老人可能一直处于一种“寻找”的状态,甚至不能完成简单的日常活动,比如穿衣服、洗碗等,这些会带给他巨大的挫折感。 失落、生气 失智症老人不能工作,一边放弃自己喜爱的事物一边丧失自己曾经重要的角色,每天都痛苦地经历不断失去的失落感。 担心、焦虑和难堪 失智症老人容易出现过度担忧、紧张等情绪,常见的状况是,他们不能分辨发生各种事情的“好”或“坏”,以及“有多好”“有多坏”。 例如,看到窗外的乌云飘过就莫名担心起来,担心暴风雨来临,担心别人淋雨,担心衣服被风刮跑…… 长此以往,没有做到及时安抚,这些症状会越来越严重。 困惑、恐惧 对于大部分的失智症老人,一旦发生让其困惑的事情,他们是无法顺利找出解决方法的。 比如对时间产生了困惑,已经是晚上了,却还以为是早上,身上还穿着睡衣。 悲伤、孤立和寂寞 失智症老人可能会因为忘记一个名字或者不能完整地叙述一件事情而大哭,会对长期的失落感到悲伤,而这种悲伤他们却找不到办法来解除。 每个失智症老人的反应都不一样,但大多数都有以上经历。 只有了解了失智症老人的这些情绪和感受,照护者才能更好的实施照护。 失智症老人照护理念 可以尝试基于同理心,以失智症老人的视角看待他们眼中的世界。 让老人在被妥善照护的同时,使其能享受生活的乐趣,感受生命的尊严和价值感。 建设失智症老人的友好环境 我国绝大多数失智症老人都居住在家中,由家庭成员们提供长期照护。 如果能够建设一个自由、平等、友好的氛围,使失智症老人能参与日常活动、社会活动,可以缓解居家照护者的压力,提高失智症老人的生活质量。 比如,如果老人因退休在家无所事事而焦虑不安,可以尝试在社区为其设置一个“办公区”,白天家人陪伴外出,散步巡视“工作”,消耗体力,也有助于夜晚安然入睡,维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与老人的沟通技巧 ①善用肢体语言表达与失智症老人沟通时,常常因为方法不当而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 语言并非唯一的沟通方式,还可以选择非语言的沟通方法,如身体接触、眼神交流、面部表情等。 当老人不能理解照护者的意思时,照护者可选择适当的肢体语言来表达。 比如你跟老人说天气冷,多穿点衣服,TA没有明白你的意思,你可以做出发抖的动作,让TA更好地理解冷的含义。 ②每次只谈论一个核心问题每次交谈时,说话语速要慢,句子要精简,只涉及一个核心问题,让老人有足够的时间理解并作出回应。 比如跟老人聊天时,别一会儿说天气,一会儿说出去玩,一会儿说早点休息,尽量只探讨一个话题,比如明天吃啥。 ③多用老人习惯的语言照护者要多了解老人的表达方式,尽量用老人习惯的词语表达习惯。 模仿老人习惯的表达方式进行交流,更容易唤起老人的记忆与快速反应。 比如老人只会说运城方言,跟TA交流时,你就不要整普通话。 ④简化复杂的指示和老人交流时,尽量说简短的指示。 让老人完成一个指示,再说下一个,如老人不能完成,照护者可做示范。 例如说让老人“穿上衣服”,而不是说“先穿上衣服,然后出去吃饭”。 ⑤揣测老人意思提示用词失智症老人容易出现命名困难的问题,常常话到嘴边却想不起来,或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 例如老人想说“钥匙”,但是却只能说出“那个开门的东西”。 照护者此时应揣测老人意思,选择适当的词语,暗示老人自己说出来。 ⑥不随意变换交谈对象在和老人交谈的过程中,不要随意和另一个人交谈。 避免打乱老人思绪,同时也有助于老人对照护者的信任,感受到自己被尊重。 ⑦避免当面谈论病情虽然失智症老人大脑功能退化,但是他们仍然有自己的感觉和情绪,要避免在老人面前跟别人讨论其病情,以保护老人的自尊心。 ⑧书面沟通对于有识字能力的老人,结合书写的方式进行沟通,可以更好地克服老人记忆力减退的问题,起到提醒的作用,还可以结合图片、照片的方式帮助沟通。 比如在冰箱门上贴上便利贴,提醒他们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爱老·敬老 当年,父母辛苦抚育我们长大, 如今,年迈的他们, 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 陪伴他们舒适到老~ 文末点“在看”,下次我们聊聊“全人照护模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