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知郁致郁治郁治愈和自愈是怎

时间:2024/12/11 10:52:58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抑郁症作为一种心理障碍,已经成为了时代病、社会症,更多的人知道了抑郁症的病因、症状、疗程和特征,但还是存在“抑郁症是神经病”“抑郁症是不可能治愈的”“抑郁就是作、就是矫情、就是懒惰”诸如此类的言论。今天,根据我的体会来分享一下知郁、致郁、治郁、自愈和治愈的那些事。

抑郁的“懒惰”

知郁。抑郁症虽然成为了世界第四大疾病,而且即将成为第二大疾病,但对抑郁症的无知、漠视、误解、歧视依然存在,不了解抑郁症的症状、疗程和可治愈性,不能正确、公正对待患者,不能理解患者“不怕死却怕活着”的痛苦感受,更不知道抑郁症是完全可逆的心理障碍性疾病。其实,抑郁症犹如感冒一样常见,是每个人都可能得的疾病,很少有人终身不抑郁,全球已有超过三亿人正受抑郁症的困扰。患者往往戴上有色镜常常悲观绝望,这是不理性状态下的不理性想法,抑郁症不等于精神病,抑郁说明优秀,天才总是要抑郁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走出抑郁之后,患者还会变得更加优秀更加卓越。因此,患者及其亲人千万不要感到见不得人或低人一等。

致郁。目前,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已发现生物、遗传、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不像验血那样有具体量化的判断标准,导致抑郁症的诊断和抑郁症本身一样复杂,不过有消息称关于抑郁症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这也是病友及亲人们的福音,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希望。我的体会是:抑郁的根子在于受遗传因素、成长环境、教育方式、家庭环境、文化背景的长期影响形成的不正确的认知和思维模式,矛盾、重病、失恋、离婚、亲人离世、晋升失败、事业低谷等应激事件只是抑郁触发器。

应激触发抑郁

治郁。发病机制不明确严重制约了抗抑郁药物的研发和抑郁症的治疗,目前还没有立竿见影、药到病除的治疗手段,但这不等于说抑郁症不可治愈。抑郁症只是一种心理障碍,患者的是非观念、思维都没有错乱,思维并不是完全不通而是有了一些障碍,抑郁状态降低了患者的障碍清除能力和障碍逾越能力。障碍可除抑郁可治,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自我调整、改变认知等共同作用下,能够提升障碍清除能力和越障能力达到治愈目的。只是“低识别率”“低就诊率”“低治疗率”的“三低”问题,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缺乏信心、动力、坚持、关爱、毅力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了抑郁症的自杀率和自杀成功率较高。

治愈。古今中外多少成功案例都证明了抑郁症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我彻底走出抑郁的12年间没复发过,目前也没有复发的迹象,以我现在的心态、心境、认知和思维模式来看应该没有复发的理由。我的体会是:只要坚定信心、勇于自救、药物治疗、自我调整、改变认知、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治愈,而且改变不正确认知、纠正不正确思维模式尤其关键,只有治本才能提升“免疫力”远离抑郁。而且正是抑郁迫使患者不断审视自己内心、发现致郁之根、冲刷心灵污垢,釜底抽薪摈弃固执己见、格式化不正确的观念,在浴火重生中脱胎换骨,在生死较量中重塑内心,在化羽成蝶中蜕变生命,在触底反弹中更加优秀,在心境升华中卓越人生!

生命的蜕变

自愈。这里说的自愈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说不要太在意病症,通过一般时间抑郁就可以不治而愈;医院治疗,而是通过认知法、日记法、松弛法、观息法、冥想法、运动法、音乐法、兴趣法等进行自我调整,通过改变不正确认知、纠正不正确思维模式刷新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达到走出抑郁目的。这两种情况都偶有听说,但我还是说说我的看法并给一个保守的建议:抑郁较轻或者说只是暂时性抑郁情绪,还是有可能自愈的,如果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出现悲观厌世、丧失兴趣、缺失活力等“心灵凌迟”的症状时,患者是很难扛得住的,因此还是要通过正规的药物治疗和自我调整、改变认知来抗郁,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而造成人生悲剧。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dgav.com/jbjc/14226.html
------分隔线----------------------------